欢迎访问:东莞市合高实业有限公司
产品  |
始于1995自有厂房出口品质
0769-22361119   13580831791

联系我们

工厂:韶关市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环园东路 3A


销售部:东莞市东城区东城中路君豪商业中心1503室

电话:0769-22361118

传真:0769-22361116

Email: sales@hgfrp.com


销售负责人:

玻璃钢防腐建材:罗小姐 13580831791

(采光板、防腐板、檩条、天沟)


玻璃钢平板:吕小姐 13539043481

(平板片材/卷板/车厢板/内墙装饰板)


玻璃钢型材:吕小姐 13539043481

(角/槽/棒/管/电力横担/天线罩/定制型材等)


玻璃钢格栅板: 熊小姐 13580794033

您所在位置:首页>关于合高>FRP资讯
玻璃纤维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
时间:2025/6/25 14:29:24  浏览量:
引言
        玻璃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凭借其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已成为海上船舶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从渔船到军舰,从游艇到海洋工程装备,玻璃纤维的应用覆盖了船舶工业的多个细分领域。本文将从技术特性、应用场景、市场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四个维度,系统梳理玻璃纤维在海上船舶领域的核心价值。

一、玻璃纤维的核心技术特性
轻量化与高强度
        玻璃纤维的密度仅为碳钢的1/4至1/5,但拉伸强度接近甚至超越碳钢。这一特性显著降低了船舶自重,例如采用玻璃纤维制造的渔船较传统钢制船体减重30%-50%,燃油效率提升15%-20%。
耐腐蚀与耐水性
        玻璃纤维对海水、盐雾及紫外线具有高度耐受性,其耐腐蚀性能是传统钢材的10倍以上。例如,海上风电支撑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塔筒后,抗疲劳寿命延长至30年以上,维护成本降低60%。
设计灵活性
        玻璃纤维可通过模压、缠绕、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等工艺成型复杂曲面,满足流体力学优化需求。例如,英国“格拉斯哥”号护卫舰的主桅采用封闭式玻璃纤维结构,支持雷达系统安装于水线以上35米处,同时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

二、玻璃纤维在船舶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中小型船舶制造渔船与救生艇:玻璃纤维替代传统木材或钢材,提升耐冲击性与抗疲劳性能。
游艇与帆船:高端游艇采用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结构,兼顾强度与美观性。例如,意大利iSpace2o公司的DeepSeaker DS2潜水艇,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制造碳纤维船体,实现水下压力抵抗与高速航行。
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玻璃纤维用于风机叶片与支撑结构,提升抗风浪能力。例如,中国广东中威复合材料参与制造的“新明珠6”号碳纤维混合动力高速客船,船体长度44.75米,设计航速26节,较传统客船减重20%。
深海探测:深海探测器外壳采用高模量玻璃纤维,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例如,美国海军曾使用玻璃纤维制造深水水雷外壳,在3000米深海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
军用舰艇与特种船舶隐身舰艇:瑞典“维斯比”级轻护卫舰全舰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实现30%减重与低磁信号特征,躲避雷达与声纳探测。
扫雷艇与潜艇:英国“机敏”级潜艇的整流罩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降低旋转转子声能,提升隐蔽性。
船体与甲板:玻璃纤维用于制造小型游艇、渔船、救生艇等的船体与甲板,替代传统钢材或木材,减轻重量并提高耐腐蚀性。例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制成的船体不仅能减轻重量,还能增强耐腐蚀性,降低维护成本。
桅杆与上层建筑:玻璃纤维的轻量化设计可降低船舶重心,提升稳定性。例如,美国海军曾使用玻璃纤维制造深水水雷外壳,在3000米深海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而现代舰艇的桅杆也常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实现隐身和探测功能。
绳缆与索具:玻璃纤维绳缆用于船舶系泊、拖曳作业,耐海水腐蚀且强度高,比传统钢丝绳更轻便耐用。此外,玻璃纤维还可与碳纤维等材料结合,用于深海探测或工程设备的承重部件。
海上风电支撑结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塔筒或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可提升抗疲劳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例如,海上风电平台大量使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海洋平台部件:玻璃纤维用于制造钻井平台的耐腐蚀管道、储油罐内衬等,避免海水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管道与阀门:玻璃纤维管道因其耐腐蚀、重量轻、内壁光滑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金属管道,降低重量和安装成本,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密封件与绝缘材料:玻璃纤维用于海底电缆、传感器等设备的防护,提供良好的电绝缘与隔热性能,提升设备安全性和舒适性。
深海探测器外壳:玻璃纤维轻量化且抗压,适合深海高压环境,能够承受高压环境和腐蚀性深海条件,是此类应用的理想选择。
水产养殖网箱:玻璃纤维耐海水侵蚀,保障养殖设施的长期稳定,适用于海洋养殖领域。声纳导流罩: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声纳导流罩,用于保护船舶的推进系统和其他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水动力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导流罩,能够有效减少水流阻力,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同时抵御海水的侵蚀。
螺旋桨:玻璃纤维可应用于螺旋桨叶片的制造,能让叶片更轻、更薄,改善空泡性能、降低振动、减少燃油消耗。
救生筏: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救生筏,其轻量化特点可以大大减轻救生筏的自重,提高其性能和速度,同时耐腐蚀性也保障了救生筏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可靠性。
通风斗:玻璃纤维可用于船舶通风斗的制造,利用其耐腐蚀、重量轻等特点,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减轻船舶自重。
操作平层格栅:在海洋作业平台中,玻璃纤维可用于制造操作平层的格栅。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颁布了海洋用格栅的几类测试标准,通常只有通过其二级测试(L2test)认证的格栅产品才能用于海洋作业平台,其规定了格栅产品的耐压、耐弯折和耐燃的性能要求。
海底输油管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夹砂管可用于海底输油管道。该管道的工艺流程是在防渗内衬层的基础上,依次用连续玻璃纤维缠绕结构层、树脂砂夹心层和外结构层。玻璃钢管在海洋平台的应用范围包括海底油气输送管线等高压管道,不过目前高压管道线还处于试验与测评阶段。
海洋平台承力件:玻璃纤维缠绕管在海水中浸泡5 - 10年后强度和硬度保留率仍然能达到80% - 90%,环氧基玻璃钢缠绕管在含盐水原油和天然气中使用20年后,其短时环向爆破应力值几乎保持不变。基于玻璃钢的失效模式,在树脂基体腐蚀失效分层之后,玻璃纤维本体成为关键承力材料,因此玻璃纤维增强体被用于海洋钻井平台的承力件。

三、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与增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船舶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超50亿元,其中玻璃纤维占比超60%。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
技术迭代方向高性能树脂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与环氧树脂的耐水性较聚酯树脂提升50%以上,成为高端船舶的首选。
智能复合材料:集成传感器的玻璃纤维结构可实时监测压力与冲击,例如英国奎奈蒂克公司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旋桨,内置传感器可预警空泡现象。
环保材料:生物基树脂与可回收玻璃纤维的应用,推动船舶制造的低碳化。例如,芬兰Nautor's Swan的ClubSwan 80级帆船采用可回收碳纤维与有机玻璃罩,碳排放较传统材料降低40%。
企业竞争格局
国内企业如中复神鹰、山东玻纤、江苏九鼎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前五名企业市占率约25%。国际上,美国Hexcel、日本东丽等企业通过技术授权与合资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四、未来发展方向
高端化与轻量化
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杂结构将进一步普及,例如在军用舰艇的桅杆与甲板中,通过调整纤维比例实现强度与重量的最优平衡。
新能源船舶适配
氢燃料动力船与电动船对轻量化材料需求激增。例如,澳大利亚Genevo Marine的E8豪华电动游艇采用再生碳纤维复合材料船体,续航里程达100海里,较传统游艇提升30%。
深海与极地应用
耐低温玻璃纤维与纳米增强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极地科考船与深海探测器的发展。例如,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船体,可在-20℃环境下稳定运行。

结论
玻璃纤维在海上船舶领域的应用已从单一结构件扩展至全船体系,其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正深刻改变船舶工业的竞争格局。未来,随着环保法规趋严与新能源技术突破,玻璃纤维将与碳纤维、芳纶纤维等材料深度融合,推动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复材